张氏概况
永定境内的张姓属永定的大姓之一,据不完全统计,分布全县20个乡(镇)91个村,总人口47866人。占全县总人口的10.54%,按全国300家姓人口排列为第四位。
此文谨以献给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
红土张家祠 永定博物馆
张绪余
今年是庆祝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。笔者来到市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张氏宗祠,瞻仰永定博物馆,缅怀红土地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历史。
张家祠位于永定县凤城镇九一中街76号,是永定县城历史悠久、规模宏大的一座完整的客家祖祠(如图)。
建筑总面积867.65平方米。座北朝南,砖木结构,瓦面平房。门前有大坪并四周筑有围墙。《永定县志》载:凤城张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年辛末岁(公元1691年),五月十七日购买祠基,1698年建修仪成祠之后堂,岁冬合香入火;嘉庆二十四年调丞重修,清同治元年兴建中堂;直至道光元年(1892)前中后三堂全部落成,前、中、后三厅,厅与厅之间各有天井;两侧厢房。石雕正大门上中间刻有“张氏宗祠”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;“登科”、“进士”分别刻在左右两侧,浩然显眼。现在中堂存放着永定县博物馆历史资料和人物图片等。后堂原神龛老牌座不复置诸中龛,中龛牌位大书:“清河张氏高曾祖考妣历代宗支先座神位”,书“左昭”、“右穆”。东西各设一龛,列三十六户,共有牌位1221座,供每年春秋各户依次择日祭祀。
据史料载:公元1929年5月27日,毛泽东、朱德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入闽解放永定,司令部旧址便设在县城张家祠,军长朱德居住在此,毛泽东、朱德、陈毅、张鼎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办公、活动,并在城关南门坝召开万人祝捷大会,成立永定县革命委员会。公元1977年3月经县人民政府公布张家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四周20米内重点保护区,馆内陈列着毛主席、朱德、张鼎丞等在永定老区革命时期的历史照片以及革命资料。1979年5月起设永定张氏宗祠为革命纪念馆,馆内展示有毛泽东在永定战斗生活用过的桌子、苏维埃政府发行的纸币,红军的服装、鞋帽,政府公章和张鼎丞用过的马灯、油纸伞,永定暴动时吹响冲锋号的螺号、指挥战士们前进的镰刀铁锤旗帜、游击队攻城用的鸟铳、梭镖、套筒枪,“铁血团”的煤油灯、汽灯以及苏维埃政府用过的文件箱,谭震林、邓子恢、刘永生等人的画像等等。2001年6月,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命名挂牌该祠为“龙岩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、“永定县博物馆”等。
缘于张家祠对共和国有过辉煌的历史和贡献,建国后政府注重维修保护,所以她免遭了破四旧、文化大革命等历次运动的洗劫,风貌得以传存。凤城几十座姓氏宗祠都已拆除、毁坏,唯一张家祠完整无缺,成为迄今有300多年历史古建筑祠群中的珍贵文化遗产。客家宗祠也是张氏后裔繁衍生息的写照,数百年来,张氏后裔人才辈出,当代名人:中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任检察院长张鼎丞就出生在永定金砂。张氏宗祠既是市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又是红土客家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,据《永定张氏族谱》资料考证确认:永定张氏后裔遍及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各个国家以及台湾、香港、澳门等地区,计数十万丁。每年来自海内外的永定张氏裔孙从四面八方陆续前来寻根谒祖、瞻仰张氏宗祠的人络绎不绝。
本人系《永定文史资料》组稿会人员
住址:凤城镇九一大街寺前张屋
手机:13850683430
- 推荐文章
- 热点文章
- 张氏源流——历代名人(46036次)
- 张氏源流——迁徙分布(28995次)
- 永定县培丰镇张氏源流(23070次)
- 张氏源流——字辈排行(17913次)
- 关于张化孙始祖六世祖(15597次)
- 张祥云墓(14537次)
- 金丰明珠 —— 平水坑(9983次)